0

長者故事

0

研討會來賓

0

行動項目

關懷長者就業

隨著人口老化及人均壽命延長,香港勞動力亦趨向高齡化。按政府估計,香港勞動人口將於2021年達至高峰,然後開始減少。

我們的勞動市場是否已準備好面對勞動力老化的挑戰?基層長者是否只能從事既苦且累、備受歧視的工作?

第二季的「十萬分一」社創研討會,於20191月底以「關懷長者就業」為題,透過一系列活動,與設計師、行業專家、公眾參加者及基層年長工作者,包括拾荒、清潔、院社護理和廚房幫工等,共同設計對年長工友更為友善的工具與工作環境。

這一季共有四個行動項目:

  1. 共創回收手推車
  2. 長者友善社區廚房
  3. 社區共融廢物處理中心
  4. 共創護老院和諧工作間
「十萬分一」研討會

長者在就業中面對什麼難題呢?我們訪問了六位不同職業的長者,可以了解到長者在不同的崗位中對於就業或再就業的想法。

行動項目一:共創設計回收手推車

是項「社創行動項目」集合社會各方之力,按拾荒長者的實際需要,改良回收工作手推車設計,以協助拾荒長者減少工作勞損,提高工作時的安全,確保工作的尊嚴。

特點

  • 利用現有最常見的鐵車仔改裝,使之變得更安全、省力、配合本地環境使用
  • 易於上壆
  • 轉向省力
  • 具備刹車功能
  • 鎖車裝置
  • 與現時常用手推車比較,載相同重量的貨物會更加平穩
  • 切合拾荒者實際的工作需要,並能配備他們日常需要的配件

新的回收車設計經過多次街頭測試,讓用家試用再改良。2019年9月,我們首次向土瓜灣的街坊推介新設計。

行動項目2:長者友善社區廚房

長者參與義務工作,是積極老齡化的展現。理大社會設計系的同學和設計顧問團隊透過實地考察社區廚房,訪談協助營運廚房的「第三齡」義工(年過55歲、已退休的年長人士),在空間佈局、工具傢俬、營運流程、歸屬感與獎勵等方面,設計對長者義工友善的措施。

透過深入訪談社工及第三齡義工,社會設計系的同學研究營運社區廚房的關係人地圖。

利用佈置社區廚房的室內空間和製服等設計,提升第三齡義工的歸屬感。

計劃出版一份實用指南,期望為未來建設長者友善的社區廚房作參考。

JCDISI期望能成為專業界別、學術和民間團體之間的橋樑,在特定的議題上,尋找到「快贏方案」,回應用家及社群的需要。

過程包括:

與關注團體合作

了解用家的需要

透過設計思維工作坊,讓公眾建立同理心,積極思考解決方案

與專業人士,設計師合作,實現「快贏方案」

公開方案,讓相關團體採用或修改

行動項目三:社區共融廢物處理中心

為創建一個真正對清潔工人友善、尊重又人性化工作環境,我們需要改變處理垃圾行業的生態,並為清潔工人樹立一個有活力及值得尊重的專業形象。JCDISI聯同專業建築師團隊、民間環保團體及勞工組織合作,以符合用家為本及鼓勵公眾参與的原則下,為元朗一包含垃圾站的新式綜合大樓作空間設計及提出營運建議的設計書。

設計書的內容以兩方面作為一個整體去推動改變垃圾處理行業的形象:

) 人性化及對清潔工人友善的空間設計,以表達對清潔工人的尊重;

) 提倡源頭減廢、環保回收的生活習慣。

設計書最後會分別交給民間組織,以推動政府廢物管理政策的更新。

JCDISI 與民間組織諮詢一齊公眾和用家的意見

行動項目四:共創安老院舍服務及工作空間

人手短缺和員工老齡化是安老院社當下面臨的難題。為協助院社提升形象,JCDISI 聯合理大設計學院李宇軒博士,透過共創工作坊與研究,協調員工及管理層,冀改善護理員的工作環境,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使他們更能認同自己的工作,留在工作崗位中改善服務。

員工檢視工作流程和工作環境

識別關鍵的服務點以進行研究及共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