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協會
探索創新,建屋惠民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成立於1948年,是香港首個非政府房屋機構。房協一直擔當「房屋實驗室」的角色,緊隨時代步伐,推行嶄新的提案以解決不同的住屋需要。這個創新求進的理念是我們業務發展的基石。
在多元化的房屋業務中,房協自九十年代末開始將長者房屋納入重點工作之一,以回應香港人口老化的趨勢以及所帶來的需要及挑戰,多年來陸續推出不同計劃,包括「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以及「雋悦」,分別照顧低收入、中產以至經濟能力較佳的長者群。由建屋設計、照顧服務、租住模式到社區建設等,房協的長者項目都體現出創新精神,為具有不同住屋需要的長者提供「居家安老」的選擇。
憑藉累積的經驗,房協在2011年採取嶄新的「綜合重建模式」,為樓齡超過50年、面對人口及樓宇雙老化的明華大廈開展重建工程。此重建計劃將會把明華大廈轉型成一個同時照顧長者人口及年青家庭住屋需要的跨代共融社區,成為未來建設的新藍本。

「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
將關愛長者融入物業管理服務
目前,超過三分之一居住於房協出租屋邨的租戶年逾60歲,相關比率預計於未來將會持續上升。房協於2012年開始推行「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現時計劃已全面於20個屋邨落實執行。「樂得耆所」為長者居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及支援網絡,以照顧他們在住屋、醫療護理及身心社交等需要,締造一個安全、健康和舒適的居住環境,協助他們實踐「居家安老」。

「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
集居住、康樂設施與醫療護理於一身的中產長者房屋項目
為照顧中產長者的住屋需要,房協早於1999年開展「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兩個試驗項目包括位於將軍澳的樂頤居及牛頭角的彩頤居,分別在2003年及2004年落成,位於紅磡利工街的第三個「長者安居樂」項目預計於2022年落成,提供「終身租住」的長者友善單位。
「 長者安居樂」的單位均採用「通用設計」的概念,適合不同身體狀況的人士使用。
大廈內的各項設施、公共地方及住宅單位設計均盡量減少對長者起居生活造成障礙,例如寬闊的住客電梯兼備座椅、電梯大堂加設座椅及扶手等。
位於將軍澳的樂頤居
位於牛頭角的彩頤居
雋悦
香港首創優質長者房屋項目
房協察覺到經濟能力較佳的長者欠缺優質房屋選擇,遂於2015年推出優質長者房屋項目「 雋悦」,提供588個「長者友善」的獨立單位,由家居設計到配套設施均切合長者的需要。「雋悦」由最初的概念構思,到選址、規劃、設計、建築,以至後期的市場推廣和租務策略各個範疇,都集合了不同的專家合作研究,為香港長者創造最合適的「居家安老」選擇。


樂齡科技應用
每個單位內均從用家角度加入智慧設計的應用,照顧長者的健康和安全。
長者友善社區
「 雋悦」內設有
- 醫療中心
- 中醫診所
- 住客會所,提供健身室、工藝室、迷你影院、室內恆溫泳池及餐飲等設施
照顧醫療健康需要
「 雋康天地」提供專業照護服務,包括護理安老院舍、日間照護中心、認知訓練中心及復康中心,讓住客從獨立自主到不同的健康階段,都得到持續而完善的照顧,從而實踐「居家安老」。




明華大廈綜合重建計劃
創造跨代共融社區
人會隨著年月變老,樓宇亦然。房協大部分現存的出租屋邨都在60至70年代興建,除了為轄下屋邨進行定期維修保養及大型復修工程外,房協亦審慎規劃屋邨重建的工作,處理早年興建的出租屋邨老化的情況,以提供更合時宜的設施,讓住戶享受舒適方便的居住環境,並盡用屋邨地皮的發展潛力。
房協於2011年宣布以「綜合重建模式」分三期重建明華大廈,並以建構跨代共融社區為願景。整個重建項目預計於2032年完成。




明華大廈第一期重建計劃將於2020年峻工,提供966個出租單位用作安置該邨受重建影響的居民,以便開展第二期工程。


完成重建後,明華大廈將提供3,919個適合長者和小家庭居住的單位。(構想圖)